English

论生态需要

1998-01-26 来源:光明日报 尹世杰 我有话说

人们的消费需要,不仅包括物质需要和精神文化需要,还应包括生态需要。生态需要对人们的生存和发展,对满足人们的消费需要,具有重要意义。那么,生态需要为什么重要?我们当前的生态需要有些什么问题?如何更好地满足生态需要?

生态需要的重要意义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社会经济的发展,环境污染、生态平衡遭受破坏的情况,愈益严重。人类生活在生物圈与技术圈的深刻矛盾中,生态需要遭受严重的威胁,影响人们的身心健康,影响人的生存,甚至夺去一些人的生命。

所谓生态需要,顾名思义是对优美生态环境的需求。生态需要,不仅是最基本、最重要的生存需要,也是很重要的享受需要和发展需要。优美的生态环境,不仅能陶冶人的情操,而且能发展人的思维、智力、体力,大大有利于人的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生态需要得到较好的满足,不仅反映消费层次、消费质量的提高,也反映了社会的全面进步和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

人的消费需要、特别是生态需要,反映了人与自然的关系。生态需要得到较好的满足,反映了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反映了人的本质要求,反映了自然主义、人道主义的实现。马克思在很多地方都强调:人类在掌握自然规律的条件下,利用自然满足自己的消费需要,正反映人类本性,反映人的本质力量。例如他在谈到合理调节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时指出:社会化的人,联合起来的生产者,将合理地调节他们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把它置于他们的共同控制之下,而不让它作为盲目的力量来统治自己,靠消耗小的力量,在最无愧于和最适合于他们的人类本性的条件下来进行这种物质变换。马克思在这里不仅指出了“靠消耗最小的力量”来自觉调节人与自然的关系,而且明确提出了“最无愧于和最适合于他们的人类的本性”。人的需要的丰富性,当然包括生态需要在内。高层次的生态需要的满足,正反映了人类本性,正是人的本质力量的新的证明和人的本质的新的充实。正反映每个自然人、社会人所追求的崇高的目标。

长期以来,在经济学中不研究生态问题,不研究人的生态需要,认为这是自然科学的问题。我们认为,经济学应该研究人的生存和发展,研究人的消费需要,特别是生态需要,应该研究如何利用生态规律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在更大空间提高满足消费需要的水平与能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促进社会文明和社会全面进步。

随着生产的发展,环境遭受严重污染,生态平衡遭受严重破坏。由于环境污染严重,人们的身心健康受到严重威胁,除了人的心、肺、呼吸道等器官直接受到损害外,由于饮用被污染的水和食用被污染的食物而损害了健康。70年代以来,每年全球有900多万人因饮用污水引起疾病或因缺水而死亡。环境污染还会导致人种退化。1993年丹麦学者指出:怀孕期间生活在受有害化学物质严重污染的环境里的妇女,生下来的男孩将来产生的精子很少,1995年美国报道男子产生正常精子数量越来越少的消息;1996年法国报纸报道,环境污染降低了妇女生育能力,不育妇女的数量在不断增加;1996年俄罗斯《劳动报》说:人类在退化,出生的婴儿中完全健康的不到20%,能生育完全健康的后代的妇女也不到20%。这些都说明:生态需要对人的生存和发展,关系极大,而当代生态需要已受到严重威胁,必须引起人们高度重视!

从可持续发展的高度审视生态需要

可持续发展的实质,就是既要考虑当前发展的需要,又要考虑未来发展的需要,不能以牺牲后代人的利益为代价,来换取当代人的利益。1994年中国政府发表了《中国21世纪议程》,将我国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确定为“建立可持续发展的经济体系、社会体系和保持与之相适应的可持续利用资源和环境基础”。

可持续发展的中心是人,落脚点在于人的生存和发展,在于人的全面发展。1976年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大会提出社会发展应是“以人为核心的发展”,1981年法国著名经济学家佩鲁受联合国科教文组织的委托,提出一份名为“新发展观”的报告,明确提出社会发展的目标应该是社会———人,是社会———人的需要,包括社会、文化、经济和精神的需要;1994年9月在埃及首都开罗召开的世界人口与发展大会,明确提出“可持续发展问题的中心是人”;1995年在哥本哈根举行的世界首脑会议上,提出社会发展“以人为中心”,“社会发展的最终目标是改善和提高全体人民的生活质量”,“人民是可持续发展的中心课题”。这些都说明:社会、经济发展的最终目的,在于人的发展,在于满足人的需要,包括生态需要在内。可持续发展战略,正是为了优化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环境,不断提高生活质量。这也就说明了:必须站在可持续发展的高度来审视生态需要,才能掌握问题的实质。

实现可持续发展,维持生态平衡,实现人与自然的共同繁荣,反映了高层次的生态文化,反映了新的生态文明。有人说:“环境污染是文化上的熵污染”。因此,还应该把满足生态需要,提到生态文化、生态文明的高度来认识。破坏生态平衡,破坏生态需要,不仅是“反自然”的,也是“反文化”、“反文明”的。因为这种破坏,正是破坏了人类的文化,正是破坏了社会文明;不仅破坏了物质文明,也破坏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我们讲发展,不仅是讲社会经济的发展,还必须讲社会文化、社会文明的发展。从文明的高度、从文化的高度去引导经济、社会的发展,不仅有利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而且能促进经济、社会、人、自然之间的协调发展。人的生态需要得到较好的满足,正反映了生态平衡,反映了生态文化,反映了生态文明。这就说明,只有站在经济文化一体化的高度,站在两个文明建设协调发展的高度来审视生态需要,才能更深刻地认识可持续发展的实质。

如何更好地满足生态需要

首先,提高全民的环境意识和生态意识。到现在为止,我们很多人的环境意识、生态意识还是很薄弱的。1995年中华环境保护基金会主持并委托中国人民大学社会调查中心组织实施了首次大规模的全民环境意识调查:在农村,40.4%的人表示不知道环保,城市也有11.1%的人不知环保是怎么回事,城乡居民有67.6%的人根本不知道“世界环境日”这回事,有52.4%的人没听说过“酸雨”这个名词。因此,需要大力宣传生态环境知识,需要更新观念,提高全民环境意识、生态意识,需要把可持续发展的观念扎根于广大群众之中,变为千百万人民的具体行动。要提高全民环境意识、生态意识,树立生态文化观,除加强价值观的教育外,还需要加强环保教育和生态文明教育。

其次,培育良好的生态环境。要满足生态需要,就必须有良好的生态环境。很多国家,花很大的力气培育绿色环境。培育良好的生态环境,不仅要治理已污染的环境,而且要从源头上培育良好的生态环境。比如,当代水污染严重,我国也把防治水污染作为全国性重点任务。当务之急是要解决水源污染问题。大气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水污染,都要从源头加以治理。江泽民同志在第四次全国环保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在制定重大经济和社会发展政策,规划重要资源发展和确定重要项目时,必须从促进发展和保护环境相统一的角度审议其利弊,并提出相应的对策。这样才能从源头上防止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我国国家环保局和国家计委已制定了《中国环境保护行动计划》(1991—2000年),关键在于具体落实,把“行动计划”变为千百万人民的实际行动。

第三,发展生态消费,开拓生态消费品。这就要发展生态产业,发展生态农业、生态工业和其他生态产业,形成生态化产业体系。我国早已开始发展绿色食品,在大搞生态农业的基础上,生产安全、营养、无污染的食品。除绿色食品外,还有绿色居室、绿色家具、绿色汽车等,逐步形成生态消费体系。现在的问题,除加强生态消费的宣传教育外,还要开拓新产品,搞深加工,提高质量、档次,降低价格,建立全国性的绿色产品开发体系和销售网络,发展绿色市场,更好地满足生态需要。

第四,建立维持生态平衡的管理体系和法制体系。1994年,我国政府发表的《中国21世纪议程》,提出我国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建立可持续发展的经济体系、社会体系和保持与之相适应的可持续利用的资源和环境基础”。要建立这些体系,打好这些基础,并非轻而易举,必须全面规划,坚持正确的方针、政策。必须把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分解成可操作的具体实施方案,充分依靠科技,特别是生物技术,代替工业社会的物理、化学技术,为生态平衡服务,为满足人的生态需要服务。与此同时,要增加对环保科技的投入,强调法制化,严格执行有关法规。只有从根本上提高全民生态意识,坚决落实有关政策法规,并成为全民的具体行动,生态环境才能真正得到保护,人们的生态需要才能真正得到满足。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